甘比亞[編輯]
本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2013年10月7日) 請協助添加多方面可靠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被提出異議而移除。 |
甘比亞共和國 Republic of The Gambia(英語) | |||||
---|---|---|---|---|---|
通稱:甘比亞 | |||||
| |||||
國家格言:Progress, Peace, Prosperity(英語) 「進步,和平,繁榮」 | |||||
國歌:《為甘比亞我們的家園》 (英語:For The Gambia Our Homeland) | |||||
自然地理(實際管轄區) | |||||
| |||||
首都 | 班竹 | ||||
最大城市 | 薩拉昆達 | ||||
時區 | UTC+0 | ||||
人民生活 | |||||
人口 | 以下資訊是以2005年估計 | ||||
官方語言 | 英語 | ||||
官方文字 | 英語 | ||||
主要節日 | 獨立日:1965年2月18日 (從英國獨立) | ||||
| |||||
政治文化 | |||||
政治體制 | 總統制 | ||||
國家領袖 | |||||
經濟實力 | |||||
| |||||
中央銀行 | 甘比亞中央銀行 | ||||
貨幣單位 | 達拉西(GMD) | ||||
其他資料 | |||||
國家代碼 | GMB | ||||
國際域名縮寫 | .gm | ||||
國際電話區號 | +220 |
甘比亞共和國,西非國家,陸上被塞內加爾環繞,是非洲大陸最小的鼻屎國家。甘比亞河貫通國家中央,流往大西洋。1965年甘比亞脫離不列顛獨立。甘比亞是世界上最低度開發國家之一。
目錄
[隱藏]歷史[編輯]
甘比亞曾是迦納帝國和桑海帝國的一部份。這地區的第一次文字記錄來自9世紀 和10世紀的阿拉伯商人。阿拉伯商人建立了跨撒哈拉貿易路線作奴隸、金和象牙貿易。15世紀葡萄牙取海上路線貿易。那時甘比亞是馬利帝國一部份。
1588年葡萄牙稱王者Antonio, Prior of Crato把甘比亞河貿易特權售予英國商人,從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出的專利准許證可以證明。1618年,英國國王詹姆士一世給予一間英國公司與甘比亞和黃金海岸(今迦納)貿易的特許狀。自1651年至1661年甘比亞間接是波蘭立陶宛聯邦的殖民地:這地由庫爾蘭王子雅各布·克特勒購買。當時庫爾蘭是波蘭—立陶宛聯盟共和國的采邑。
從17世紀末開始,延續至整個18世紀,英格蘭和法國持續爭奪塞內加爾和甘比亞的政治和商業主導。1783年凡爾賽和約使英國佔有甘比亞,但法國仍保留甘比亞河北岸一小塊內飛地,在1857年讓予英國。
美國作家Alex Haley(Roots)追溯其祖先至1760年代甘比亞河Juffure村的曼丁哥族。
在三個世紀的跨大西洋奴隸貿易中,多達3百萬奴隸被帶離這地區。1807年大英帝國廢奴隸貿易,英國嘗試制止甘比亞的奴隸販運但不成功。1816年英國設駐軍於巴瑟斯特(今班竹)。此後班竹受英國的獅子山總督治理。1888年,分離甘比亞成獨立殖民地,1889年成為直轄殖民地。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政制改革加快。1962年普選後,1963年獲許成立完整的內部自治政府。1965年2月18日甘比亞獲得獨立,成為英聯邦內的君主立憲制國家。1970年4月24日甘比亞公民投票後建立共和國。
在1994年軍事政變前,甘比亞是由總統達烏達·凱拉巴·賈瓦拉(Sir Dawda Kairaba Jawara)管治,他獲選舉連任5次。賈瓦拉時代的相對穩定局勢首先被1981年失敗武裝政變破壞。
發生圖謀政變後,塞內加爾和甘比亞簽訂1982年同盟國條約。所產生的塞內甘比亞目標為對付兩國武裝力量和統一兩國經濟和貨幣。1989年甘比亞從邦聯退出。
1994年7月,武裝力量臨時執政委員會(The Armed Forces Provisional Ruling Council, AFPRC) 在軍事政變奪權,推翻賈瓦拉的政府,其主席葉海亞·賈梅中尉(Yahya A.J.J. Jammeh)成為國家元首。AFPRC公佈回復到民主平民政府的過渡方案。1996年臨時選舉委員會(The Provisional Independent Electoral Commission, PIEC)成立,負責舉行國家選舉,1997年轉為獨立選舉委員會(The Independent Electoral Commission, IEC),負責登記選民、舉行選舉和公民投票,2001年末和2002年初,甘比亞完成了完整的總統、眾議院和地區選舉過程,外國觀察員對此評為自由、公平和透明,縱使仍有不足。獲連任的總統葉海亞·賈梅2001年12月21日再次宣誓就職。愛國調整與建設聯盟(The Alliance for Patriotic Re-Orientation and Construction, APRC)在國會仍保有多數派強勢,特別因主要反對派聯合民主黨(The United Democratic Party, UDP)杯葛眾議院選舉。
2006年9月22日,總統選舉舉行。[1] 葉海亞·賈梅再次當選為總統。[2]
2013年10日2日,發表聲明退出英聯邦。11月14日,宣布基於國家戰略利益,與中華民國斷交,但並未立即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宣佈建交。
人口[編輯]
甘比亞有很多樣化的族群,彼此較少衝突。每個族群持自己的語言和習俗。最大的是曼丁哥族,其次是富拉族、沃洛夫族、朱拉族和塞拉胡里族。約有數千白種人住在甘比亞,包括歐洲人和黎巴嫩人。[3]
由於甘比亞95%的人口為穆斯林,所以甘比亞加入了伊斯蘭會議組織。其餘人口基本為基督徒。甘比亞人對這兩個宗教的節日,採取宗教包容。
多於63%甘比亞人住在鄉村(1993年人口普查),但越來越多年輕人前往首都尋找工作和教育。2003年人口普查的初步數據顯示,因更多地方被劃為市區,市區和鄉村人口的差距縮窄。城市移徙、建設計劃和現代化令更多甘比亞人接觸西方習慣和價值觀,不過傳統著重大家庭,民族服飾和慶典都是日常生活的要素。
行政區劃[編輯]
甘比亞分為1個市和5個區:
地理[編輯]
全境為甘比亞河谷狹長平原,海拔40~50米,切入塞內加爾共和國境內。甘比亞河橫貫東西,注入大西洋。水網密布,多季節性泛濫沼澤,小汽船終年可沿甘比亞河上溯至國境東部,雨季吃水5.79米以下海輪可上溯240公里達昆陶爾。
重要城市[編輯]
經濟[編輯]
甘比亞資源貧乏經濟較落後。主要以旅遊業為主,其次為轉口貿易和農業,僅有少量的工業零星分布在塞爾昆達市至班珠市的公路兩側。旅遊業是本國的支柱產業,但隨著近年來周圍國家的關稅不斷降低,甘比亞本國關稅不斷提高已失去了低稅港的優勢,貨物轉運量嚴重萎縮。農業主要以種植水稻和玉米為主。土地利用率很低,大片土地空閒荒蕪,有限的耕地也僅在雨季種植,糧食不能自給自足,主要依靠進口。
農業[編輯]
交通[編輯]
工業[編輯]
對外貿易[編輯]
教育[編輯]
旅遊[編輯]
外交[編輯]
與中華民國關係[編輯]
- 1968年,甘比亞與中華民國建交,1974年斷交。
- 1995年7月13日,甘比亞發生軍事政變後與中華民國復交。
- 2008年5月21日,馬英九剛上任的第2天,在會面期間當場提出要求金援及減緩債務。
- 2009年6月26日,中華民國外交部政務次長夏立言與國防部副參謀總長嚴明親赴甘比亞,與甘國總統賈梅共同主持贈艇典禮。此案將4艘海鷗級飛彈快艇重新大修,改裝原有武器,拆除飛彈、只剩機砲。負責運送的為台灣長榮海運公司,租了一艘大型散裝貨輪,5月從台灣出發,6月上旬運抵甘比亞,全案預算約新台幣2億多元。
- 2012年4月12日,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抵達甘比亞訪問。
- 2013年11月15日,甘比亞宣布與中華民國第二次斷交。甘比亞總統辦公室發表聲明稱,出於對國家戰略意義的考量,甘比亞從2013年11月14日起,斷絕與中華民國建立的18年邦交關係,斷交立即生效。[4]
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係[編輯]
- 1974年12月14日,甘比亞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曾建交。
- 1975年11月,雙方簽署貿易協定。
- 1975年至1995年,中國幫助甘比亞建設了獨立體育場、友誼宿舍、衛生中心等項目。中國公司自1983年起在甘比亞經營貿易、建築、捕魚等。目前仍有一些中國大陸的公司在甘比亞從事業務活動。
- 1976年8月,簽署關於中國派遣醫療隊赴甘比亞工作的議定書。自1977年10月至1995年3月,中國共向甘比亞派出醫務人員200多人次。
- 1987年4月,雙方曾簽署文化協定。
- 1984年至1994年,甘比亞有11名留學生到大陸。
- 1991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徐信上將率團訪問甘比亞。
- 1995年7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佈中止同甘比亞的外交關係。雙方保持外交關係期間參與互訪的重要領導人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姬鵬飛(1978年)、甘比亞總統達烏達·凱拉巴·賈瓦拉(1975年、1987年、1988年、1991年)、外長阿利馬·巴達拉·恩吉(1975年)、議長莫莫杜·巴布卡爾·恩吉(1987年)。
- 2005年,甘比亞同大陸貿易總額為1.25億美元,其中大陸出口1.24億美元,進口100萬美元。甘比亞主要進口紡織、牲畜、輕工和五金等產品,出口漁產品。
注釋[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
- (英文)甘比亞總統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